NEWS CENTER

网易创投丨鸿坤亿润投资樊宏楠:创投变局,长周期策略需要慢工出细活

2020-06-28 分享至:

2020年6月10-12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网联合主办,投中资本承办的“第14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隆重召开。创投变局,在风起云涌的世界经济浪潮中,中国的创新力量正风雷涌动。九州生气恃风雷,本次峰会以“九州风雷”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大咖、知名经济学家和创新经济领袖,共筑行业新版图,探索新机遇。借助本次论坛隆重召开的机会,我们有幸邀请到鸿坤亿润投资投资合伙人樊宏楠接受采访。采访中樊宏楠表示,虽然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攀升,但面对越是复杂、困难的环境,更应该坚守自己的投资逻辑;疫情之下看似危机四伏,也总有特殊的机会等待被挖掘。

大环境下业态的新发展、新机会

疫情约束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世界经济市场持续动荡的同时,国内金融制度不断加速改革步伐。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攀升,优质项目数量减少,更多的投资人选择以更保守的态度选择投资项目。

鸿坤亿润投资投资合伙人樊宏楠认为,虽然环境在不断变化,但从个人角度而言,任何时期,国内外的市场都会有特殊机遇等待挖掘。

以股权投资机会与并购机会为例,樊宏楠认为,并购机会更集中在线下经济这一块,股权投资机会更偏向于研发和产品导向的公司。

受疫情影响,线下消费业态萎缩,整体消费业态并购成本降低,现阶段是对消费类或者新业态横向整合的难得机遇。比如,线下教育、体育培训、沉浸式体验类消费等目前高度分散的消费类赛道,有望通过疫情期间的低成本并购整合,迎来一个疫情后市场的行业集中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阶段。一旦这个疫情的惯性过去后,经过整合的旧业态,在中国消费红利中的表现就会迅速增强,甚至存在全新的爆发式成长。

股权投资行业中,受中美关系发展的影响,更多机会导向国内自主的研发部门。但研发部门普遍存在周期比较长、研发的人员密集的情况,在这个过程当中存在许多风险,但同时也会产生很多机遇。以智能制造为例,它存在国产化替代的机会,但科研类企业成长周期需要从初试到中试,然后到产品化、商业化,再到规模化,它是一整套产品发展的完整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认为以科技为导向、或以产品研发为导向的公司更有股权投资的价值,这些企业会建立自己的护城河,相对于新经济中的互联网企业,发展速度虽然更慢,但壁垒更高,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耐心等待,倾心扶持。

坚持独有的投资逻辑

面对越是困难、复杂的大环境,投资人应该坚持自己的投资逻辑。

樊宏楠表示,即使在面对大环境不断改变的现状之下,鸿坤亿润投资依然长期看好地产上下游相关的领域。

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具有技术革新性的企业,比如说地产科技。以无人化挖掘机为例,它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减少大量的人力成本。当今中国老龄化非常严重,建筑工人老龄化趋势尤为严重。非常多现场施工的老技术人员可能只会说方言不会说普通话,施工沟通效率非常低。对于年轻人而言,不会主动涌入到这个行业,他们更喜欢在写字楼里办工,更喜欢很潮流、很新奇的工作环境和行业,而建筑工人的承接与传承一直是个难题。建筑行业发展亟待能够增加生产效率的技术,比如可视化的BIM系统,外骨骼施工机械手臂,无人化施工技术等一批能够吸引优秀年轻群体的科技,让建筑设计、建筑环境更“Cool”,更有魅力;再比如新材料,现在主要还是通过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施工材料,如果有优秀的团队能够开发一种适应于3D建筑打印,或者装配式建筑类的新材料,也可以极大的减低生产成本,对于行业而言都是里程碑式的进步。

另外一方面,樊宏楠长期看好能够为地产运营带来增量的项目。比如建设一个小区或者园区,都需要配套设施,如体育馆、学校、医院等,这些都需要由专人运营。但这些大部分开发商没有专业基础去完成这一类产业的运营,现有的大部分小区运营成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要么管理面积太大,内容过度,很多传统开发商业务并不能够满足种类繁多的运营细节;要么面积大小,一次性业务,很难规模化,产业化的能力非常有限,无法形成有效链条,容易被市场淘汰。因此,这部分产业内容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去寻找到更好、更优质的团队,以投带产,提高企业资产管理能力,提升地产服务维度,同时帮助地产企业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对于投资人而言,在明确行业趋势之后,关键在优秀公司、优秀执行人的筛选。樊宏楠认为,对于优秀公司而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如果一个公司是可复制的,那么它极有可能被弯道超车,且资本市场的议价空间就会受限。“不可复制性”包含非常多因素,如团队因素、宏观市场因素、微观市场因素、创始人的知识储备、高管的认知维度、执行团队层面的管理等,它需要非常多的维度去评判。

“投对”需要非结构化的量化工作

樊宏楠认为投资决策除了有基本的对结构化数据的分析能力,还需要有对非结构化数据的量化能力,比如,对人文因素量化的能力:怎样看待创业团队?为什么这个创始人有这样的认知?为什么它的初始二把手三把手就能够扶持这个CEO慢慢往下走?他们会不会在某个阶段分道扬镳了?研发管理能力是否具备可持续性……特别是,我们看到现在投资回归科技研发等高端制造业的赛道,投资周期更长,这对于早期投资风险来讲更高,因为不确定性的因素更多,除了基本的财务模型,我们是否应该更多的从人文角度考虑这个团队在创业马拉松的周期中,能够让他们坚持到底的因素都有哪些?如果说,对于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就找常青藤团队,只投牛剑,那是不是投资倾向略显片面?况且,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很多顶着光环的海归团队也没有在市场中存活下来。作为投资机构,在找寻团队的过程中,应更加侧重于团队的综合考量,而非“名头”。

鸿坤亿润投资也遇到过一些基金管理人,发现GP合伙人在阐述投资策略时往往更侧重于宏观趋势,而对于特定行业、特定团队的细节描述相对较少;就现在的市场环境来讲,大部分的GP,其管理团队对于宏观趋势的判断,以及对于某些特定行业趋势的判断,不存在“商业机密”;换言之,趋势或市场机会的判断对于同业机构来讲,难度不大,但从“投对”的逻辑上来讲,特别是早期的判断,就需要机构投资人有足够的多维度量化的能力,有对被投团队精心培育的能力,有慢工出细活的实业推动力和忍耐力。

jiancha@hongkun.com.cn 010-60240288